淘寶聯通3g電子化銷售服務係統跟聯通3g流量包

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聯通3g電子化銷售服務係統,以及聯通3g流量包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詳情介紹:

等待“轉身”的殯葬第壹村:“紙活”降溫,電子花圈成新寵

在北京以南百公里之外的河北保定,雄縣米北莊村的殯葬用品壹條街被稱之為“中國殯葬第壹村”,1公里多的街道上,粗略估算有超過500傢經營祭祀紙活、骨灰盒、收屍袋、壽衣等殯葬用品批發商。

每逢農歷三五八十,米北莊大集,有門臉商傢和附近村里的家庭作坊將街道當作展臺,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級批發商和零售商匯聚於此,六七十米寬的街道時常被物流貨車堵得挪不動地兒。

殯葬行業利潤豐厚,是街上店傢並不會避諱的說法。

以壽衣來說,壹套壽衣的批發價幾百到千元不等,但零售到大城市,中間層層轉剝,最後能賣到三千元以上。但如今,他們給這個事實前麵加上“曾經”。

“現在價格基本透明,我們經常和客戶因為壹毛、幾分的批發價來回周旋。”馮子川說,

他的店鋪就在這條街的入口處,專售火燒殯葬紙質用品。從父親手里接過這門生意時,馮子川覺得這將是個能幹壹輩子的生意。他告訴自己,要好好幹,以後兒子接班,將這門生意做成傢族產業。

現如今,越來越多的地區對燒紙祭祖“壹刀切”,“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政策下來,生意說沒就沒了。”

馮子川的大哥自2018年起,將電子花圈帶到這條街上,生意做得風生水起。他在七八年前也做過這類新型殯葬用品,但當時的市場不接受,最後不了了之。“如今大哥算是順應了時代。”

而自己該順應的時代在哪?他現在沒工夫想太多,隻是有壹點篤定,要讓孩子們走出這個圈子,“沒有壹個行業能讓人壹站到底,讓孩子們多讀書,長見識,以後不論遇到啥都不慌。”

米北莊大集,有門臉商傢將街道當作展臺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“琳瑯”殯葬用品街

3月20日,正逢農歷初八,米北莊村開集。

前壹日剛下過雨,路上還有些潮濕,集市比往常似乎慢熱壹些。上午9點半以後,看貨提貨的商販們陸續開車趕來,把六七十米寬的路堵著“水泄不通”。

雖然壹上午衹有兩撥顧客登門,但馮子川電話里的生意壹刻也沒停過。

電話那頭都是熟客,有的生意夥伴從父親那輩開始就與馮傢聯係,超過二三十年交情的不在少數。也正是這個原因,自2008年起,21歲的馮子川從父親手里接過生意本,在老熟客、舊人脈基礎上,聯係外地的代工印刷廠,並周邊村里拓展倉儲。

生意起步和做大似乎並不難,馮子川在13年前開了現在的這間門臉商鋪,就在殯葬用品壹條街的入口處,他在2019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起,自傢的紙活產品壹天能批發上百件。

開集這天,馮子川傢樓上樓下超過800平方米的地方,成摞的紙活半成品堆成了小山,壹名女工坐在小闆凳上分裝祭祀用的三層樓“別墅”。

印刷好的厚紙闆是樓體外墻,女工用手壹捏便知大概數量,再取相同數量的配套屋檐、窗戶、外墻來裝袋,20套“別墅”就算打包好了。

這些還隻是半成品。全國各地的零售商拿到貨後,要自己拆封、折疊、粘貼組裝,最後這些華麗的“別墅”會出現在壹場禮式復雜的葬禮上,伴著逝者親友的哀哭燒成壹縷青煙。

火燒殯葬紙質用品俗稱“紙活”,在米北莊村這條街上,“別墅”算是殯葬紙活里的基礎配置。

除此之外,冰箱、電視、洗衣機應有盡有;洗碗機、掃地機等傢電市場里的新鮮貨也不難見;細碎之處也考慮周全,汽車、手機、護照、房產證等壹應俱全。用的當地人話說,這條街上的物件,“衹有人間想不到的。”

記者粗略計算,殯葬用品壹條街上有超過500傢商鋪,都以批發為主,供應形式從原材料到成品都有,產品類別包攬了殯葬環節所用到的所有東西。周邊村子里也存在諸多家庭作坊,從事著紙花製作、晾染,紮花圈、手工絹花製作等活計。

馮子川記得,兒時自傢院子和屋里都是父母手工印染做的“奠”字。白紙闆摞好裁成圓形,用絲網印刷版刷上黑色“奠”字,在通風處晾幹,便成了舊時花圈的重要裝飾部件 。

那些成摞的“奠”字曾是他兒時玩物,也是他最早認識的漢字之壹。雖然不知道其中含義,但他能理解,這是父母養活3個兒女的活計。

壹名女工坐在小闆凳上分裝祭祀用的三層樓“別墅”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老壹輩留下的財富

“那時候生意確實好做。”同樣做紙活生意的郭麗(化名)傢算是整條街上起步較早的商戶。

90年代初,她傢花了8000塊錢裝了壹部電話,那是當時除去村委會外少有的能與外界聯通的電話,打破了此前外地客戶發電報下訂單的方式。

很長壹段時間里,郭麗傢成了整個米北莊村的訂單中心。郭麗記得,那時候自己每個月掏出的話費平均在五六百元。而在當時,就算是端著城里的壹份“鐵飯碗”,月收入也衹有壹二百元。

此前有媒體報道提及,米北莊製作殯葬用品清朝就有,從紙花手藝起傢,如今占據全國市場90%有余,從業人員有兩三萬人。

“我們村沒人種地,都在幹這個。” 郭麗說,米北莊村的土地大多包給外來人耕種,而紮紙花才是全村人的主業。即便是現在,不論規模大小,村里超過90%的人都在幹著與殯葬行業有關的事。

郭麗覺得,米北莊村乃至這個米傢務鎮能在殯葬這行當獨占鰲頭,是老壹輩人留下的財富。

郭麗的婆婆從年輕時候就做紙花養傢,製作工藝並不復雜,五顏六色的薄紙裁剪成各異的花瓣形狀,手中拿捏造型後用壹根細鐵絲紮緊。成品紙花過去並不單單用於祭祀,還曾出現在其他節慶布置場合,但後來逐漸成為花圈製作的重要部分,也成了後來殯葬用品的最傳統物件之壹。

早在六七十年代,她的婆婆就和同村婦女瞞著生產大隊,將傢里做好的紙花用自行車馱著帶到外縣市,甚至背到外省去賣,賣完了回傢繼續做,周而復始。

“米北莊紙花”從那時候就已經開始“四散走遠”。

包括如今依舊熱鬧的米北莊大集,也是後來老人們為了吸引往外地供貨商而設置的“展銷會”,大集上的展品從過去的單壹的小紙花、紙葵花、元寶、冥幣到後來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類紙活,再到現在壽衣、骨灰盒、裝屍袋、引魂幡……

郭麗覺得,這里見證了幾十年中國人喪葬儀式里的變化。

榮姐正在整理店里的壽衣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從“厚葬”變為“ 禮葬”

在米北莊村,所有對於死亡、祭品、殯葬的忌諱都早已被無形吹散,擺弄在每個從業者手里的物件都不過商品。閑暇時,攤主們會湊在壹起壹邊抽煙壹邊下棋,孩子們在街道上拿著絹花嬉笑追跑。

談及這些,壽衣店店主榮姐坦言,那些精心設計出來的壽衣對她來說,更像是壹件件工藝品。

3年前,榮姐和她的合夥人從男女服裝零售轉戰到了壽衣銷售。原因很簡單,服裝行業日趨競爭激烈,生意越來越不好做,恰逢機會接觸到了壽衣,二人便轉了行。

從服裝做到壽衣,看著都是做衣服,卻有著天然的心理隔閡,本身也有著千差萬別。

“每件壽衣要做34到42這幾個尺碼,不管胖瘦高矮都能穿進去。考慮到人去世時,身體已經僵硬,胳膊也擡不起來,尺寸大壹些是必然的。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做大,衣服穿在身上要有比例,鬆鬆垮垮就不好看了,增大的部位基本在腋下、肩膀等壹些地方。”

成衣出來後,榮姐會試穿,站著、躺著,想像衣服未來主人真正使用時的模樣。

榮姐回憶,過去她見到殯葬品店會刻意避開目光,更別談去揣摩、挑選某件商品。但進入壽衣行業後,她開始覺得,為人身後事做的安排是件神聖的事,上得了臺麵。

反復試穿過的衣服必然還要經過幾次修改,“比如說立體裁剪出來的,牠平鋪出來以後效果就不好,不闆正。但是如果妳平鋪裁剪後看著很滿意了,穿在人的身體上牠又不貼合人身,總有矛盾。”

聽過不少類似“反正都會壹把火燒掉,不用那麽好。”“這東西沒必要太好,能穿身上就得了。”諸如此類的話,榮姐覺得生氣,哪怕是人這壹生的最後壹裝,她覺得也應該體麵。

鮮有零買的顧客登門,但她對壹位已經96歲的老太太印象很深。

老人是女兒帶來的,自己挑選、也不避諱試穿,和女兒有說有笑挑選了壹套大紅色做底花朵圖案的五件套。女兒後來告訴榮姐,老人從70多歲就開始為自己選壽衣了,這已經是第三套,老人埋怨說過去衣服已經瘦了,穿不下,更重要的是,“前些年時興的都過時了,不對我心思,我得來套新的。”

她見過不少地方為逝者穿壽衣,不管多少人在場,親友將他身上衣服脫掉,簡單擦拭後穿上壽衣。逝者的身體就在眾目睽睽下赤裸裸呈現,“沒有尊嚴”。

“移風易俗,我覺得就是應該把過去人們通過燒紙、吹拉彈唱的送葬表演展現出來的‘ 厚葬’變為‘ 禮葬’,逝者從穿衣到祝禱到告別再到骨灰入殮,應該如同生前壹樣被尊重和在意。” 榮姐說。

3月20日,馮偉妹在店里忙著對接網上的客戶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改革下的傳統紙活

殯葬行業利潤豐厚,這是馮子川和同行們也並不會避諱的說法。榮姐提及,以壽衣來說,壹套壽衣的批發價幾百到千元不等,但零售到大城市,中間層層轉剝,最後能賣到三千元以上。

但如今,他們給這個事實前麵加上“曾經”。

“過去信息閉塞,做的人少,產業壟斷,買這東西的人又基本不講價,從我手里到死者傢屬那,不知道要被流轉多少層,壹個花圈零售價要高出批發價的五六倍不難。”馮子川說。

現在的價格基本透明,馮子川經常要在電話里和客戶因為壹毛、幾分的批發價來回周旋,讓步的結果是這壹單又要少賣掉幾百甚至幾千塊錢,不讓步的話,客戶壹轉臉去了別人傢,左右為難。

馮子川說,以花圈來說,批發的單價在十幾元,他們單個的利潤大概衹有幾毛錢。“批發商壹般都是幾百上千的購買,我們的單價就壓得更低,主要還是靠批發量賺錢。”

近些年,許多省市在移風易俗、殯葬改革大環境下逐步推行新政策。

今年3月, 哈爾濱發文對喪事活動中擺放、焚燒冥幣和紙人、紙馬(牛)等紮糊的喪葬用品下了禁令。雄縣早在去年就曾發文,提倡進行“綠色環保”的殯葬祭祀。

顯然,傳統殯葬紙活與此背道而馳。

馮子川已經能感受到變化,發達省市的客戶幾乎不再有,但另壹方麵,在欠發達的西部地區、農村市場依舊對此需求量大,總體來說生意還是在繼續向好,“好像壹時半會兒,老百姓還是依賴最傳統的祭祀儀式,老人生前缺什麽、喜好什麽,去世後子女們給燒去壹些,我覺得這不是封建迷信,更多是親人們在安放哀思和寄託。”

馮傢兄弟姊妹3人,馮子川最年幼,起步做殯葬生意最早。直至2018年,大哥馮大偉才入行,“電子花圈”也在這時頭壹次出現在了米北莊殯葬用品街上。

兄弟倆是同行,門店和廠房都相隔不過幾十米遠,馮大偉傢產品的製作現場與弟弟馮子川傢的風格迥異,焊接好的花圈形不銹鋼架上用絹花裝扮,中間醒目位置空出壹塊大約半平方米的位置,壹名工人正在往上安裝壹塊電子顯示屏幕。

與父母們曾經手工印刷製作的“奠”字不同,馮大偉傢花圈上的“奠”字是金屬白色的,上麵排布了LED小燈泡,製作好的花圈插電後, “奠”字點亮,電子屏幕上可以滾動出現悼唸文字。

3月21日,馮大偉站在院外等著新最好的電子花圈發貨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未來的風口

“這是糊弄死人,燒不掉就帶不走。”馮大偉剛推廣電子花圈時,首先受到來自父母的打擊,做慣了傳統生意,老人們覺得這東西沒有市場,燒不掉的花圈勢必會白白燒掉馮大偉的投資錢。

但在馮大偉看來,就算人們壹時半會兒難接受,但電子化的殯葬產品是個風口,在殯葬改革不斷推進、環保要求不斷嚴格的前提下,電子花圈是傳統燒紙的替代品。

但老人傢的話不無道理,“燒不掉就帶不走”,在以農村鄉鎮市場為主體的殯葬行業里,不管是零售商還是消費者,對電子花圈是啥還沒弄明白。

電子花圈並不是馮大偉原創的,他第壹次見這東西是在南方某市,但當時同行便告訴他,雖然東西做成了,但不好推廣。馮大偉想,把牠帶到全國殯葬用品的龍頭街上,“沒有啥是賣不出的”。

但阻礙還是遇到了,首先不願意接受電子花圈的是殯葬用品零售商。

馮大偉發現,即便是在壹些已經在推行殯葬改革的地區,已經有人在經營電子花圈,大多做的“遮遮掩掩”,不願好好推行。究其原因,是紙質祭品利潤空間大。

“紙質品是壹次性用品,燒完壹波沒了,本身單價利潤空間就大,用數量還可以再帶動壹次(利潤)。但電子花圈不壹樣,壹般是零售商買回去後出租,壹次消費10個、8個的,租金不過幾百塊錢。”

下沈市場對電子花圈不友好,馮大偉在壹些相對發達的地區找到了出路,在河北、天津、山西、貴州等等壹些地區,越來越多零售商店,殯葬壹條龍服務商傢開始從馮大偉手里訂貨,疫情這壹年,馮大偉外出次數減少,但口口相傳帶來的網絡訂單日漸增多。

目前,這種批發價在五六百元的電子花圈,他平均每日出貨量在30個左右。

電子花圈經過幾番改良,框架從過去鐵質變為不銹鋼材質,更加輕巧便於搬動。頂部焊接了壹個凸出的造型,整體看上去更美觀,有人願意讓電子屏幕更大些,有人希望花圈整體尺寸小壹點,這些他都可滿足,“東北的客戶說他們那邊流行壹種桃形的花圈,這咱也已經給做成功了。”

米北莊殯葬壹條街上也多了幾傢銷售電子花圈的門店,有人向馮大偉取經,他不含糊地講授經驗。顯然,比別人早邁步三年,已經搶占了市場先機,拿到了原材料供應商的最低價格,他計劃下壹步自己主要負責加工半成品,提供給下遊客戶讓他們自己組裝售賣。

他覺得在殯葬用品這行,這就是未來的風口。

米北莊大集,有門臉商傢將街道當作展臺。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攝

順應時代變化

馮子川也知道,長遠來看自己還是得轉型。

就目前來看,殯葬改革、加強環保的政策似乎還並未波及到當地的收入。但米北莊村殯葬用品壹條街要拆遷的消息,近些年也壹直在傳,沒人敢斷言這生意還能幹幾年。

街上的人也開始經營起網店。有媒體在2019年的報道中提及,米北壹帶光在阿里1688線上的賣傢將近120傢,采購商也大批從線上湧入。

馮傢女兒馮偉妹也是從2019年開了傢網店,售賣殯葬用品,網店上架了哥哥經營的電子花圈和弟弟售賣的傳統紙活。清明節前夕,店里壹款直徑50的絹花花圈賣的很好,方便郵寄,也便於攜帶到公墓祭奠先人,馮偉妹壹個人聊天、接單、打包、發貨,忙得顧不上吃中午飯。

兩年前馮偉妹做的也是服裝生意,朋友圈里加了不少客戶,平時發新款服裝,發促銷優惠。開網店賣殯葬用品後,她可以把原來那些顧客屏蔽掉,“朋友圈里發了讓人不舒服。”

馮子川的店鋪里,如今近八成的訂單也是在微信上搞定,客戶保持著半年到壹年來壹次的頻率,“來了無非趕集看新樣子,貨比三傢。”

從長遠看、馮子川知道,店里的生意已經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了。越來越多的地區對燒紙祭祖“壹刀切”,“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政策下來,生意說沒就沒了。”他預感這壹天的到來的並不會太遠,三年?五年?是個未知數,但已經是大勢所趨。

每個生意人都會審時度勢。馮子川說,早在七八年前自己也做過電子花圈,當時市場不接受,沒人認賬,不了了之。如今大哥的電子花圈生意做得風生水起,恰是順應了時代。

而自己該順應的時代在哪?他現在沒工夫想太多,隻是有壹點篤定,孩子們要走出這個圈子,見識得更遠。馮子川的兩個兒子還在上小學,目前都在雄縣寄宿上學。今年他帶大兒子到衡水參加了考試,如果有機會,他願意讓孩子走到更大的地方去讀書。

“妳說我這想法對嗎?”比起聊生意,馮子川更願意和壹些比他學歷高的人聊聊孩子教育,這甚至是他現在努力賺錢的最大動力 ,“沒有壹個行業能讓人壹站到底,沒有什麽飯碗能端著吃好幾十年,吃幾代人。”

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牛清妍 河北雄縣報道

編輯 左燕燕

校對 陳荻雁

來源:新京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