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寶拉比解說或者拉比斯

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拉比解說,以及拉比斯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詳情介紹:

第五任期 最長待機?內塔尼亞胡 能笑到最後嗎?

昨天,以色列舉行議會選舉。

然而,結果遲遲沒有公布。

出口民調顯示,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領軍的利庫德集團,同挑戰者藍白聯盟得票異常接近。誰拔頭籌,還有待精確計票結果。

膠著之際,內塔尼亞胡卻是雲淡風輕。社交網站上,儼然壹副勝券在握的架勢。

內塔尼亞胡在社交網站發文,感謝支持者

內塔尼亞胡的淡定,不是沒有道理。

以色列中小黨派林立,歷來都是由多個政黨聯合組閣。登上總理之位的,未必是議會最大黨的黨魁,但必定是善於平衡各方的領袖。

10年前,前進黨主席利夫尼,贏了選舉卻組閣失敗,眼睜睜地看著內塔尼亞胡坐上總理之位。

10年後的今天,內塔尼亞胡能走上第五任期,成為以色列建國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嗎?

今天的交叉點讀,來認識這位以色列政壇的多麵人——內塔尼亞胡。

貪腐總理 法庭常客?

“不會有事的,因為本來就沒事。”

內塔尼亞胡不停地重復這句話。

2月28日,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布利特宣布,計劃以腐敗等三項罪名起訴內塔尼亞胡。

曼德爾布利特

兩年的調查,匯集成三項罪名。包括:

·2007年至2016年,從海外商人處收受價值約100萬新謝克爾(約28萬美元)的高檔雪茄、香檳、珠寶等賄賂;

·涉嫌與報業大亨阿農⋅摩西進行利益交換,希望後者不再“攻擊”自己;

阿農·摩西和內塔尼亞胡

·為以色列貝澤克電信公司控股股東埃洛維奇提供10億新謝克爾(約合2.8億美元)的監管優惠,換取有利自己的報道。

埃洛維奇和內塔尼亞胡

還有不省心的傢人。

內塔尼亞胡的妻子在幾年間點外賣花了10萬美金;“坑爹”兒子更是在夜總會口無遮攔,抖出內塔尼亞胡促成壹筆價值200億美元的交易,給天然氣大亨帶去暴利。這壹波吹牛被全程錄音,交給媒體。

內塔尼亞胡和傢人

看上去,內塔尼亞胡的個人聲譽和政治生涯都麵臨不小挑戰。但他似乎並不慌。

根據以色列的法律,在正式起訴前必須舉行聽證會,而聽證會時間的敲定需要與內塔尼亞胡的律師協商,這壹過程需要幾個月之久。

所以,在距離4月9號的大選衹有39天時,聽到這壹結果,內塔尼亞胡不慌不忙地否認了全部指控,還打起苦情牌。

在總檢察長公布調查結果的當天,內塔尼亞胡“哭訴”:“左派給總檢察長施加持續的壓力,這非常兇殘,甚至可以說毫無人性”。

這不是內塔尼亞胡第壹次遭受類似指控,他的政治生涯幾乎壹直伴隨著貪腐醜聞,堪稱法庭“常客”。

1997年,剛剛當選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,就被警方指控與壹起總檢察長的任命醜聞有關。

2000年,警方又稱內塔尼亞胡從壹傢政府承包商處享受了10萬美元的免費服務。但這兩起指控最終都因為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。

初任總理的內塔尼亞胡

以權謀私 賣國求財?

然而,壹樁潛艇引發的醜聞,又纏上了內塔尼亞胡。

2014年,埃及向德國求購兩艘“海豚級”潛艇和兩艘反潛艦。這樁看似平常的交易,引起了以色列的不滿與恐慌。

以色列海軍“海豚級”潛艇

此前,以色列已經向德國購買了數艘“海豚級”潛艇。兩國間不成文的慣例是,德國如果要向地區其他國傢、尤其是阿拉伯國傢出售同級潛艇,需要事先知會以色列,以保證以色列在地區的軍事優勢。

2015年,時任國防部長委託總統里夫林,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討要說法:為什麽在以色列國防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德國和埃及完成了這筆潛艇艦船的買賣?

里夫林(右)和默克爾

默克爾回應稱,以色列方麵有人開了綠燈。

謎底直到今年3月才揭曉:時任國防部官員向警方承認,正是內塔尼亞胡批準了這起交易。

整個過程中,內塔尼亞胡沒有同任何人商議,也沒有知會國防部。他給出的理由是,出於安全機密的考慮,不方便透露。

真相撲朔迷離時,以色列媒體又曝出,內塔尼亞胡堂兄的公司,和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的供應商完成合並重組。內塔尼亞胡定期從堂兄的公司獲利,共合400萬美元。

蒂森克虜伯

2016年,以色列開始同德國談判,商議購買第三批“海豚級”潛艇。此時,以色列已經購買的六艘都還沒有交付完畢。

時任國防部長亞阿隆公開反對這筆交易,他認為,作為可以發射核巡航導彈的潛艇,現有的“海豚級”已經足夠,未來十多年以色列都不再需要購買新的潛艇。

內塔尼亞胡執意而為。亞阿隆要求總檢察長曼德爾布利特介入調查。

結果令人震驚,內塔尼亞胡的私人律師希姆龍,同樣也為蒂森克虜伯駐以色列的代表服務。

線索似乎再次交織在了壹起。

潛射導彈

如果說前壹次的貪腐指控事件對內塔尼亞胡的選情影響還不算太大,這壹次,內塔尼亞胡言辭閃爍,負麵效應立竿見影。

遭遇黑馬 如何應對?

2月21日,提交參選政黨名單的最後壹天,國防軍前總參謀長甘茨,率領以色列“復原力黨”和拉皮德的“未來黨”合並。

他們取名“藍白聯盟”,寓意以色列國旗上的藍白兩色。

甘茨(左)和拉皮德

很快,藍白聯盟就在民調中反超內塔尼亞胡領軍的利庫德集團。

左壹為利庫德集團,左二為藍白聯盟

藍白聯盟屬中間陣營,關註社會民生,強調安全事務方麵的國際合作,承認阿拉伯裔在以色列的公民地位。這個異軍突起的新組合,壹度在民調中領先利庫德集團三到四個百分點。

形勢不妙,內塔尼亞胡想到了壹個人。

美國送禮 強力助攻?

3月25日,到訪美國的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受到特朗普的接見。

兩人素有知音難覓的惺惺相惜之感。

自從特朗普上臺後,美以關係迅速升溫。2017年底,特朗普冒天下之大不韙,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。

這次,特朗普也沒讓內塔尼亞胡失望。他宣布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“主權”,並簽署公告予以確認。

以色列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了戈蘭高地,並維持至今。

但國際社會壹直否認以色列的主權,並要求以色列將戈蘭高地歸還敘利亞。

特朗普話音壹落,壹邊是國際社會炸開鍋,壹邊是利庫德集團強勢反彈。

右翼,民粹,內塔尼亞胡的競選法寶,借特朗普之手用到了極致。

行伍出身 政治強人

在此次大選前,內塔尼亞胡已經兩次出任利庫德集團主席,前後擔任總理13年,歷經四個任期,在以色列歷史上任期第二長。

壹直以來,內塔尼亞胡身上最為世界所熟知的,就是壹隻鐵拳和壹張大嘴。但他的人生遠比這些更豐富。

內塔尼亞胡1949年出生於特拉維夫,少年時期在美國度過,練就壹口流利的英語。青年時期,內塔尼亞胡回國加入以色列國防軍精銳的第269特種部隊。

1972年,這支部隊實施了首次人質營救行動,解救了壹架被劫持飛機上的90名乘客。參與這次突擊行動的,就有內塔尼亞胡。

80年代,內塔尼亞胡初入政壇,加入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。

他真正嶄露頭角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。當時,以色列深受伊拉克火箭彈襲擊的困擾,急需在國際場合發聲自述立場。

外表英俊、英語流利的內塔尼亞胡開始通過媒體,進入公眾視野。

1991年,媒體上的內塔尼亞胡

1992年,利庫德集團在議會大選中敗於左翼的工黨,內部重組。內塔尼亞胡借此登頂,當選為利庫德集團黨魁,並在1996年的大選中,壹舉獲勝,自己出任總理。

內塔尼亞胡奉行偏右的外交政策,頻頻語出驚人:

聲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;

反對向巴勒斯坦讓步;

強調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;

推動議會通過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《猶太民族國傢法案》,使猶太人獨享以色列的自決權;

大罵埃爾多安是黑暗的獨裁統治……

在聯合國自帶解說闆“解密”伊朗秘密核設施;

內塔尼亞胡在聯大控訴伊朗“秘密核設施”

口無遮攔、煽動民粹、排外……看起來,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有諸多相似之處,但在有些方麵,內塔尼亞胡比特朗普走得更遠。

極端思想 推波助瀾

今年2月,內塔尼亞胡“撮合”極右翼政黨“猶太力量”和中右派政黨“猶太人傢園”聯合,使新成立的政黨在議會中爭取更多席位。

看似普通的政治行為,背後卻激流湧動。

“阿拉伯人就是我們身上的癌,妳不會想要和癌共生共存”。---梅厄·卡亨

卡亨是美國猶太人,也是壹位拉比(猶太教神職人員),不過是臭名昭著的那種。他不遺余力在美國、以色列散播仇恨,鼓吹暴力思想。

卡亨

1990年,卡亨在紐約遇襲身亡,但他的思想余孽並未消散。

1994年,壹名出生在美國的猶太人高德斯坦,在亞伯拉罕清真寺內的始祖墓穴殺害了29名穆斯林,隨後被在場的其余人殺死。不可思議的是,他被埋葬在了約旦河西岸猶太定居點的梅厄·卡亨紀唸公園。

在以色列政壇,前文提到的“猶太力量”黨,也是卡亨極端思想的繼承者,與卡亨當年的政黨“保衛猶太人聯盟”壹脈形成,後者已經在1988年被定性為非法組織。

時至今日,“猶太力量”黨依舊奉行極端排外政策:

”獲得和平的唯壹方式,就是把阿拉伯人趕出以色列”。

如今,“猶太力量”黨和“猶太人傢園”合並,這在批評者看來,是極端思想進入主流政壇的標誌,是卡亨極端思想由此合法化的開始。

而這壹切的操控者,正是內塔尼亞胡。

但內塔尼亞胡和他的支持者們堅稱,這隻關乎政治,無關思想,並大罵批評者們虛偽,稱過去左翼政府和阿拉伯人合作的時候,他們大氣都不吭壹聲。

外交靈活 身段柔軟

然而,作為以色列政壇常青樹,內塔尼亞胡的獨到之處更在於靈活柔軟的外交手段。

在巴以問題上,內塔尼亞胡往往能夠突破身上的右翼枷鎖,用理性抑制動蕩。

2018年3月,加沙矛盾再起。加沙民眾在邊境地帶向以色列壹側投擲炸彈,引起以色列右翼政客集體反彈,時任國防部長利伯曼要求強硬回擊。這時的內塔尼亞胡隻是做出有限回應,同時下令禁止殺害加沙民眾。

2018年底,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圍而不攻,引得利伯曼憤而辭職。

時任國防部長利伯曼

在國際舞臺,內塔尼亞胡堅持獨立外交。

別看他現在和特朗普政府打得火熱,當年奧巴馬對他冷眼相看的時候,內塔尼亞胡也沒怎麽讓步。

2009年,奧巴馬要求以色列建定居點,內塔尼亞胡我行我素。

之後,奧巴馬張羅著簽署伊核協議,內塔尼亞胡則繼續高喊“伊朗威脅論”。

和“老大哥”美國關係不冷不熱的這八年,以色列並沒有付出什麽高昂代價。

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,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,內塔尼亞胡和俄羅斯依舊聯係緊密。

近年來,內塔尼亞胡頻繁訪俄與普京會麵,還陪同普京壹同參加5月9日的紅場大閱兵。

在對待阿拉伯國傢的政策上,內塔尼亞胡更是將“現實利益優先”的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他利用沙特和伊朗的仇怨,開始和海灣阿拉伯國傢走近。2018年底,內塔尼亞胡訪問阿曼,成為第壹個正式造訪海灣阿拉伯國傢的以色列領導人。

看似孤獨地對抗全世界,新聞里又滿是他的出格言論,但實際上內塔尼亞胡是左右逢源的好手。

改革好手 振興經濟

安全和外交固然重要,但以色列老百姓每天關註的依舊是卡里的余額、每月的稅單。

歷次選舉中,對手們都會利用內塔尼亞胡專註外交的弱點,主攻經濟話題,但其實內塔尼亞胡對經濟同樣有壹手。

2000年以來,以色列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.3%,高於大部分發達國傢,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。

在2003年到2005年擔任財政部長期間,內塔尼亞胡實行壹係列改革計劃,包括自由市場、改革銀行係統等等。

以色列高新產業園區

內塔尼亞胡推動的自由化改革,釋放以色列的活力,使之成為世界聞名的創新之國,成為其他國傢學習效仿的對象。

經濟危機余波未消之時,他又力保以色列免遭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殃及,保持健康增長。

近憂遠慮 重重挑戰

歷經風浪,內塔尼亞胡穩坐釣魚船。但未來的風險依舊存在。

2015年選舉時,以色列媒體就指出,內塔尼亞胡的經濟政策雖然推動了增長,但犧牲了社會公平,在高新技術產業繁榮向上的同時,傳統工業卻停滯不前。

這壹問題至今仍舊存在。如果發酵下去,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倒向主張社會公平的藍白聯盟。

以色列民眾抗議內塔尼亞胡

另外,內塔尼亞胡在巴以問題上不停搖擺:壹會贊同“兩國方案”,壹會又反對巴勒斯坦建國。

追根溯源,不難發現,內塔尼亞胡在年輕時就上電視發表主張,反對巴勒斯坦建國,想必如今隻是為了政治利益時而改口。

如此態度搖擺,讓巴以問題停滯不前。久而久之,選民們恐怕會失去耐心。

考慮到在以色列議會,阿拉伯裔的地位已然邊緣化,可謂左右不逢源,中間派的藍白聯盟也無意與之合作。政治的缺位,恐怕會使得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積怨加深。

壹名阿拉伯裔女子在“聯合阿拉伯名單”政黨的競選廣告前

如今巴勒斯坦建國遙遙無期,阿拉伯裔恐怕會成為內塔尼亞胡的壹塊心病,這是壹部《猶太民族國傢法案》無法解決的。

然而比起這些遠慮,內塔尼亞胡更為迫切的風險在於,壹係列的貪腐醜聞是否會影響他的組閣。即便成功連任總理,和總檢察長的壹番暗中搏鬥也在所難免。

利庫德贏下大選?不過是個開始。內塔尼亞胡再任總理?似乎也不算太難。倒是這些遠慮近憂,如何妥善應對,不至牢獄之災,才是內氏能否笑到最後的真正考驗。